中文
中文 English

熔岩台地——熔岩流类型发布日期:2020-10-19

新期火山熔岩流形成石龙熔岩台地,其表面保存有完好的熔岩流动形迹、火山喷气形迹(喷气锥等)及裂隙塌陷构造等。熔岩流分为2种:结壳熔岩流和翻花熔岩流(渣块熔岩流),后者约占熔岩台地面积的1/3。结壳熔岩和翻花熔岩常构成同一熔岩流的上游和下游;或者翻花熔岩构成熔岩流的边缘,结壳熔岩构成熔岩流的主干。两者的形成主要与熔岩流动过程中温度降低、粘度增大有关。


石龙熔岩台地保留了由多次火山溢流形成的流动单元,每个流动单元厚度0.5-5m不等。老黑山的流动单元达17个,火烧山的熔岩有7个流动单元。由于岩浆溢流量依次减小,由边缘向火山口逐渐后退,使每个流动单元之间有1-2m高的台阶,远看如层层梯田(季绍新等,1999)。旧期熔岩台地由于侵蚀和掩盖已见不到这些形迹,但在西龙门山有大面积“石塘”(块状熔岩流)




(1) 结壳熔岩


结壳熔岩是最流畅熔岩流的形态,其特点是管灌式输送,表面比较平坦,可能覆盖着绳状表面和圆丘形外观。形成圆丘形外观的穹状物和脊状物,技术术语为“熔岩穹”和“熔岩塚”,是流动熔岩注入固化地壳后熔岩流表面膨胀造成的。熔岩流表面不规则的隆起会留下被称作“熔岩穹穴”的多处凹陷。因此,五大连池的结壳熔岩被确定为膨胀的或圆丘形结壳熔岩。五大连池结壳熔岩显示丰富的形态特征,有象鼻状熔岩、爬虫状熔岩、绳状熔岩、波状熔岩、馒头状熔岩、木排状熔岩、熔岩坪、熔岩河、熔岩裂隙、熔岩瀑布、胀裂丘和胀裂脊等。其中比较典型、分布普遍的有:


爬虫状熔岩(石龙):在熔岩台地上多有分布,由火山口向外流动分支。在老黑山北侧溢口广泛分布,尤其在熔岩陡坎前缘处及较低洼处更为发育,这是由于岩浆在地表流动过程中,随着温度降低、粘度增大,最终熔岩岩流前端或边缘形成小的趾状分支,凝固后形似爬虫。


绳状熔岩:是熔岩流表层固结后,局部受到内部熔岩流动推挤、扭动、卷曲而成。这些绳索构造呈弧形弯曲或链形排列,弧顶指向熔岩流动方向。绳束直径可达5-60cm,单绳直径可达2-10cm。绳状熔岩还可见于熔岩洞穴底部。


波状熔岩:熔岩表面形成波状构造,波幅可达几十厘米至一米。波状脊线一般垂直熔岩流向,但波状熔岩也可以出现于熔岩流边缘,与流向平行。


馒头状熔岩:分布在老黑山熔岩台地上,熔岩表层鼓出许多面包状圆包,其直径一般在0.5-1.0m。单个小包表面平整,向四周倾斜,有熔岩流动的痕迹,表面有细小的流纹沟。圆包外壳一般2-5cm厚,内部是空洞状,内壁顶上常见熔岩“棘刺”。


木排状熔岩:主要分布在老黑山东部,构成壮观的熔岩流。木排状熔岩是熔岩台地上平行排列的褶皱构造,单个木排一般宽约4m,长约20m,每个褶皱条纹之间界限平直,排列整齐,延伸方向与熔岩流动方向一致,因受两边侧向挤压和剪切作用而形成,形态类似在江河漂流的木排。


熔岩瀑布:主要见于结壳熔岩的边缘,有小股熔岩从陡坎上向下(塌陷坑)垂落,落差可达2-4m,宽度0.5-4m,在老黑山东侧和北侧常见。


胀裂丘和胀裂脊:结壳熔岩表层固结后,受到下面熔岩流推顶或气体膨胀作用,局部向上鼓起,并形成张裂隙。隆起部分在平面上呈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几米至几十米,称为胀裂丘;有的呈长脊状,称为胀裂脊,长度可达1-2公里。裂隙上有时有熔岩上涌。





(2) 翻花熔岩(石海)


翻花熔岩又称渣块状熔岩,由大小不等、表面粗糙不平的岩渣状碎块组成。主要由于熔岩流前峰冷凝或地形变化而受阻,流速变缓,后部岩流继续向前运动、推挤前锋,造成半固结外壳破碎、褶皱并继续运动形成。翻花熔岩常位于结壳熔岩(熔岩流)的前端部位。翻花熔岩前缘陡坎形态特征非常明显,表现为厚度、块体直径、表面起伏逐渐增大等特点。在剖面上可以划分为:底部渣块层、中部块状层和上部渣块层。


在老黑山和火烧山周围有大片的翻花熔岩分布,远远望去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,近看又怪石嶙峋、千姿百态。




(3)块状熔岩堆(石塘)


块状熔岩堆为熔岩块聚积产物,大多由直径一m以上的岩块大面积堆积而成。它们主要由熔岩在缓慢流动过程中,外壳凝固,内部仍在沿着斜坡流动,而堆积形成的。主要分布于莫拉布山西北、龙门山四周、笔架山的西南,老黑山、火烧山等地,其中最大面积的块状熔岩堆位于西龙门山以西700m处,面积达20平方公里,从远处观望犹如黑褐色的“石寨”,景象巍然,蔚为壮观。


熔岩的转石或熔岩堆经历风化作用形成的卧牛石,主要分布在一池、二池、三池、四池东岸和药泉河、石龙河河谷。这些岩石的块径一般0.5-3m,个别可达10m,零星地分布于土地、溪流凹地和台地覆盖物中,远望酷似黑色耕牛散卧于绿色草地之中,景色迷人。



编辑:司永超/Jessica

返回列表
官方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