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
中文 English

火山堰塞湖的形成发布日期:2020-06-09

如果火山喷发时溢出的岩浆流人河谷中,凝固成岩石,像堤坝一样将上游河水挡住,便形成湖泊,这种湖泊称为火山堰塞湖。五大连池是火山堰塞湖,由五个互相连通的湖泊组成。此外还有药泉湖、南、北月牙泡也是堰塞湖。这8个堰塞湖泊像一串晶莹的明珠镶嵌在由老黑山、火烧山形成的熔岩台地四周。它们都是老黑山、火烧山溢出的熔岩堵塞河流而成。

五大连池以三池面积最大,五池居第二位,其次是二池,四池最小,各池间都有溪水相连接,头池南端有水流出,形成一条小溪沿石龙熔岩东侧南流,汇人讷莫尔河,现在这条河称为石龙河。在药泉湖东南侧有湖水泄出,形成小溪沿石龙西侧南流汇入石龙河,这条河称为药泉河。

五大连池是良好的天然养鱼场,水丰鱼肥。有23种鱼类,以鲤、鲫著称,其中以三池、二池鱼数量最多而又肥大。由于池底多块石,不能撒网,只能下鱼挂子捕鱼,每天有船在湖面上游动打鱼。渔工敲着船舷,发出有节奏的“嘭、嘭、嘭……”的声音,撵赶着鱼儿,一次捕捞可得百十斤鱼。头池至四池西岸多是石龙熔岩伸人池底,裂缝纵横,是鱼栖息繁殖的好地方,也是钓鱼的好场所。五大连池当地居民多有钓鱼之癖,几乎家家都备有钓鱼杆。每到周末,钓鱼迷们云集各池岸边,扬杆垂钓,偶有三五斤的红尾大鲤鱼上钩。每当此时,喜悦激荡的心情随着鱼儿出水的浪花在池边传开,引来了一片欢腾。夜幕降临时,人们燃起簧火,几个人围在一起,烤着食物,清水煮鲜鱼,喝着酒,享受着钓鱼的快乐。

五大连池夜晚天空是晴朗的,闪烁着无数繁星;篝火的火光在池中辉映;青蛙和各种昆虫在开音乐会,时时发出悦耳的歌声,五大连池的夜晚迷人极了。人们借着星光和火光,两眼盯着朦胧模糊的鱼漂,忘记了一切,仿佛世上只有渔漂的沉浮。东方鱼肚泛白,池面缕缕白雾冉冉升起,远处火山时隐时现,大地被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轻纱,游人置身于变化莫测的幻境之中。清晨是鱼最愿咬钩的时刻,一夜的疲困随着鱼儿出水及人们欢叫声云消雾散了。五大连池水域开阔,池面平静,像五颗晶莹的明珠。波光粼粼的湖水与平地拔起的圆台形火山交相辉映,构成美丽的画卷。尤其是三池,每当清晨或黄昏,水面如镜,泛舟其上,可见火山倒影映于池中。

目前,我国的火山堰塞湖以镜泊湖和五大连池最著名。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堰塞湖;五大连池面积为20.95平方千米,居我国第二位。镜泊湖是一个高山峡谷型湖泊,远离火山,没有火山景观特色。五大连池是由五个串珠状湖泊组成,位于火山群的中央,湖岸平坦,视野开阔,周围火山历历可数,火山熔岩像巨龙盘踞在湖泊的边缘,火山、熔岩与湖泊构成一个统一体,互相辉映,这种火山堰塞湖景观居我国第一位。

堰塞湖泊形成过程

据史料考证在公元1720一1721年老黑山、火烧山喷发时,由于石龙熔岩堰塞河道,在石龙熔岩台地的东侧及北侧形成五个串珠状湖泊—五大连池;还在石龙熔岩台地西北端形成了两个湖泊—北月牙泡和南月牙泡;在药泉山附近的石龙熔岩西侧形成了药泉湖,在石龙熔岩边缘共形成了八个熔岩堰塞湖泊,像一串明珠围在石龙熔岩的周围。

古水系网    在探讨堰塞湖形成之前,首先要研究一下堰塞之前的古水系网。在老黑山、火烧山喷发之前,在区内原有一条乌德林河(白河),发源于小洪山西北,沿小洪山西侧南流,过小洪山南侧转向东流,在火烧山北东又折向南,经过现在的火烧山东、三池、二池及头池西侧南流,途经药泉山东侧,在宝龙泉西侧又折向西南流,最后注入纳莫尔河。

形成过程    五大连池堰塞湖泊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。老黑山早期喷发,其溢出的岩浆量大,以向南流为主,少部分向东、西流。向南流的熔岩经现在小平山西、头池西南沿乌德林河故道继续南流,并占据了头池以南的乌德林河故道,同时有部分岩流经小平山南端转向东流,堵截了现头池与二池之间的乌德林河河道,因此形成了现在所见的头池,以及现在的二池与其北部连在一起的大湖泊,并在药泉山东侧由于石龙熔岩截堵了二龙眼泉群汇流的小溪,形成药泉湖,这是五大连池形成的第一阶段。

老黑山后期喷发,岩流向北及东流为主,向北流的熔岩占据了现南、北月牙泡向东注入乌德林河的两条支沟,在其源头形成南、北月牙泡;向东流的熔岩经小平山北部,注入头池北的大湖内,形成了现在所见的二池,同时在现在的三池位置及其北部又形成了一个湖泊,这是五大连池形成的第二个阶段。

在老黑山喷发结束后,火烧山又喷发。火烧山喷发的岩流向东北方向流动,占据了现在三池与四池,四池与五池之间乌德林河故道,形成了现在所见的五池、四池、三池,这个阶段才真正形成五大连池。

各池间皆有溪水相连接,头池南端有溪水沿石龙熔岩东侧南流,现在称为石龙河。

返回列表
官方微信